搜索
首页 《读李憕碑》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意思:荒碑半折就磨灭,后来有人空解传他的字。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读李憕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扬,通过对唐朝时期一位忠诚守节的官员李公的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烈士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 首先,诗中通过对“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的描绘,表达了对李公坚守节操、抵御外敌的赞扬。接着,诗中又通过“身死骷髅行万里”的描述,表达了对李公英勇牺牲的敬仰之情。 在诗中,作者对李公的事迹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评价,认为“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即李公的忠诚守节和英勇牺牲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的行为,也是自古以来危难时刻显现出来的有志之士的品质。同时,作者也指出,像李公这样的“俗书小技何足道”,即那些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不被重视的人物,他们的品质和事迹同样值得人们去学习和传承。 最后,作者感叹“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即当今社会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写出像李公那样高文大笔的作品,而像李公这样的烈士事迹也需要有人去传承和发扬。同时,作者也呼吁人们不要只注重那些“纸墨徒为史官费”的著作,而应该关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李公事迹的描述和反思,表达了对这位烈士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呼吁人们不要忘记那些默默无闻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品质和事迹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骷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
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磨灭

    读音:mó miè

    繁体字:磨滅

    短语:消解 消灭 泯灭 幻灭 荡然无存 没有 消释 过眼烟云 流失 消 化为乌有 一去不复返 石沉大海 无影无踪 磨 毁灭 熄灭 消散 付诸东流 收敛 破灭 冰消瓦解

  • 后人

    读音:hòu rén

    繁体字:後人

    短语:苗裔 裔 嗣 胄 子孙 后裔 子代 子嗣

    英语:later generation

    意思:(后人,后人)

  • 半折

    读音:bàn shé

    繁体字:半折

    意思:
     1.损失一半。
      ▶《战国策•齐策一》:“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2.对折;减半。
      ▶《书•无逸》“

  • 解传

    读音:jiě chuán

    繁体字:解傳

    意思:(解传,解传)
    犹解舍。
      ▶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弱小,愿相随俱入解传。”
      ▶明·李贽《初潭集•师友》:“即相随入解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