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来乍去堤边鹭,似有似无烟里山。
意思:忽来忽去河堤边白鹭,似乎有似乎没有烟里山。
出自作者[宋]滕岑的《游西湖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乍来乍去堤边鹭,似有似无烟里山。何人为展古画轴,尘暗缣绡浓淡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怀古情感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鹭鸟在堤边的来去无踪,以及朦胧烟雾中的远山,同时又流露出对古画的怀念和惋惜之情。
首句“乍来乍去堤边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鹭鸟在堤边忽隐忽现的情景,仿佛在诉说着鹭鸟的故事,引人遐想。鹭鸟的“乍来乍去”,不仅描绘了它们的动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
第二句“似有似无烟里山”则描绘了远处的山景,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怀古情感,通过描绘远山的景象,让人们不禁想起那些已经消逝的岁月和历史。
第三句“何人为展古画轴,尘暗缣绡浓淡间”是诗人的感慨,他想象着如果有谁能够展开一幅古画,那么上面积满灰尘的缣绡(画轴上的丝织品)应该会呈现出浓淡相间的颜色,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古画的怀念和惋惜之情,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鹭鸟、远山和古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