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台州崔录事》 盛府知音在,何时荐政成。

盛府知音在,何时荐政成。

意思:盛府知音在,什么时候把政治成功。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送台州崔录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不嫌临海远,微禄代躬耕》,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对山水之美和知音之交的热爱。 首联“不嫌临海远,微禄代躬耕”,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微薄官职的接受,愿意以此代替耕作,体现出他淡泊名利、乐于田园的人生态度。 颔联“古郡纪纲职,扁舟山水程”,描述了诗人任职的地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郡城,工作之余,乘船游览山水的美景,体现出工作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颈联“诗因琪树丽,心与瀑泉清”,诗人通过描写琪树的美和瀑布泉的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盛府知音在,何时荐政成”,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期待和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情,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政治的热情和追求。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追求知音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政治的热情和追求,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嫌临海远,微禄代躬耕。
古郡纪纲职,扁舟山水程。
诗因琪树丽,心与瀑泉清。
盛府知音在,何时荐政成。
作者介绍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知音

    读音:zhī yīn

    繁体字:知音

    短语:至交 忘年交 挚友 好友 契友 密友 莫逆之交

    英语:bosom friend

    意思:
     1.通晓音律。
     

  • 何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何時

    英语:when

    意思:(何时,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唐·韩愈《赠别元十

  • 盛府

    读音:shèng fǔ

    繁体字:盛府

    意思:对地方军政长官衙署的尊称。
      ▶《南史•庾杲之传》:“﹝王俭﹞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
      ▶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庾景行泛渌水,依芙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