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沈氏书堂》 应与石渠半,又疑金匮存,晒书天象切,浴砚海光翻。

应与石渠半,又疑金匮存,晒书天象切,浴砚海光翻。

意思:应与石渠半,又怀疑金存,晒书天象切,洗砚海光翻。

出自作者[宋]叶适的《沈氏书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读书、学问、人生等主题,表达了自己对学问、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 首联“应与石渠半,又疑金匮存”,诗人用石渠和金匮比喻书籍的丰富和珍贵,表达了读书的资源和环境的优越。石渠是汉代石渠阁的藏书处,金匮则指古代皇家藏书之所,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书籍的丰富和珍贵。而“应与石渠半”表达了读书环境的优越,暗示了读书的机会和条件很好。但“又疑金匮存”则表达了书籍的珍贵和难得,暗示了读书的困难和挑战。 颔联“晒书天象切,浴砚海光翻”,进一步描绘了读书的场景和感受。“晒书天象切”描绘了读书时的闲适和愉悦,“浴砚海光翻”则描绘了读书时的专注和投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我老行罢读,君材重细论”,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到了读书的晚年,对年轻人的期望和关注。这里既有对年轻人的鼓励和期望,也有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总结。 尾联“犹言无一字,大道始归根”,诗人用“无一字”表达了对学问的敬畏和谦虚,认为只有深入探究学问的根本,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而“大道始归根”则表达了对人生和学问的深刻理解,认为只有回归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把握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读书、学问、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年轻人的期望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提醒人们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才能真正把握人生的真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应与石渠半,又疑金匮存,晒书天象切,浴砚海光翻。
我老行罢读,君材重细论。
犹言无一字,大道始归根。
作者介绍
叶适(1155年-1223年),字君实,号梅溪渔隐,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出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曾在金华、杭州等地任官,但因政治观点与当时的权臣相悖而屡遭罢免。后来他辞官回家,深居简出,专注于写作和艺术创作。

叶适的诗歌以咏物、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雅趣;他的散文则多写闲逸、隐居,反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画家,擅长隶书,其作品流畅自如,气度雄浑,代表作有《蘭亭序》等。叶适不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很高成就,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主张“心外无物”,反对功利主义和崇拜权势。

总的来说,叶适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入《全宋诗》和《册府元龟》等多部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天象

    读音:tiān xiàng

    繁体字:天象

    短语:假象 旱象

    英语:astronomical phenomena

    意思:
     1.《易•繫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 石渠

    读音:shí qú

    繁体字:石渠

    英语:stone canal

    意思:
     1.石筑的水渠。
      ▶汉·刘桢《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孟浩然《病愈过龙泉寺精

  • 晒书

    读音:shài shū

    繁体字:曬書

    意思:(晒书,晒书)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日:‘我晒书。’”盖自谓满腹诗书。后为仰卧曝日之典。
      ▶唐·杜牧《西山草堂》诗:

  • 砚海

    读音:yàn hǎi

    繁体字:硯海

    意思:(砚海,砚海)
    即砚臺。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却说公子进了书院,清清独坐,只见满架诗书,笔山砚海。”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公子进得屋子,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