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怀许伯诚》 发轫辽阳雪,还家韦杜春。

发轫辽阳雪,还家韦杜春。

意思:发端辽阳雪,回到家我杜春。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寄怀许伯诚》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发轫辽阳雪,还家韦杜春》是一首描绘诗人归乡途中的感受,通过对辽阳雪和韦杜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乡的喜悦之情。 首联“发轫辽阳雪,还家韦杜春”,诗人以辽阳雪作为出发的象征,暗示自己前一段旅程的艰辛和不易。而回家时,则看到韦杜春,象征着家乡的生机和繁荣。这种对比鲜明的描绘,既表达了诗人对前一段旅程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颔联“客疏门自掩,官罢酒相亲”,写出了诗人回到家乡后的生活状态。诗人因为客居他乡,所以门可罗雀;而官职已罢,所以朋友亲朋少了些许热闹。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诗人的心情,反而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享受和家人、朋友的亲密相处。这种平淡而真实的生活描绘,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热爱和思念。 颈联“白首歌今代,青山梦古人”,诗人通过歌声和青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白歌象征着诗人的才情和才华,而青山则象征着家乡的美景和历史。诗人通过梦古人来表达自己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家乡历史的怀念。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尾联“行藏不可问,独鹤下西秦”,诗人通过独鹤下西秦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奈。这里的“独鹤”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自我反思,“西秦”则象征着家乡。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归乡途中的描绘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热爱。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文化素养,以及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发轫辽阳雪,还家韦杜春。
客疏门自掩,官罢酒相亲。
白首歌今代,青山梦古人。
行藏不可问,独鹤下西秦。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辽阳

    读音:liáo yáng

    繁体字:遼陽

    意思:(辽阳,辽阳)
    曾为县名、府名、路名、行省名。今为市名。泛指今辽阳市一带地方。
      ▶《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宣王薄伐,勐锐长驱,师次辽阳,而城池不守。”

  • 发轫

    引用解释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 还家

    读音:huán jiā

    繁体字:還家

    意思:(还家,还家)

     1.回家。
      ▶《后汉书•臧洪传》:“中平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为功曹。”
      ▶唐·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阙短,指日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