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江》 别路知何处,离肠有所思。

别路知何处,离肠有所思。

意思:另外的道路知道何处,离肠有所思。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过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别路知何处,离肠有所思》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它通过描绘登楼远望和摇橹过江的场景,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首句“别路知何处,离肠有所思”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诗句中的“别路”指的是离别的道路,“知何处”则表达了对离别后的去向的迷茫和无奈。而“离肠”则是指离别时的悲伤情感,通过“有所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重要性。 接下来,“登楼望城远,摇橹过江迟”两句描绘了登楼远望和摇橹过江的场景。登楼望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摇橹过江则暗示了离别后的行踪。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情感。 “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两句描绘了远望中的景象,断岸和长天分别代表了离别后的环境和去向,而烟和水的描绘则更加突出了离别的悲伤和孤独。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上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离别的沉重和无奈。 最后,“此心非橘柚,不为两乡移”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作者将自己的心情比作橘柚,因为橘柚无论在哪里生长,其味道都不会改变。而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情,并不是因为故乡和异乡的区别,而是因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登楼远望和摇橹过江的场景,以及具体的视觉描绘,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作者将自己的心情比作橘柚,强调了离别不是因为故乡和异乡的区别,而是因为情感上的需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路知何处,离肠有所思。
登楼望城远,摇橹过江迟。
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
此心非橘柚,不为两乡移。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所思

    读音:suǒ sī

    繁体字:所思

    意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
      ▶《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孟郊《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别路

    读音:bié lù

    繁体字:別路

    意思:(别路,别路)

     1.离别的道路。
      ▶南朝·陈徐陵《秋日别庾正员》诗:“青雀离帆远,朱鸢别路遥。”
      ▶唐太宗《饯中书侍郎来济》诗:“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