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鸿都观》 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意思:双溪夜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出自作者[唐]杜光庭的《题鸿都观》

全文创作背景

《题鸿都观》是唐代道士、文学家杜光庭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道观的清静雅致和道士的逍遥自在,表现了作者对道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方面,杜光庭身处唐朝晚期,社会动荡,人心思定。同时,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道教的清静生活。杜光庭本人也是一位道士,他对道教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热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题鸿都观》这首诗,通过描绘道观的清静和道士的自在,表达了自己对道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获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亡吴霸越已功全,深隐云林始学仙。
鸾鹤自飘三蜀驾,波涛犹忆五湖船。
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也有扁舟归去兴,故乡东望思悠然。
作者介绍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

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

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他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颇有成就,将以前注解诠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概括意旨,对“重玄之道”尤其推重。其思想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不融佛教,保持道家本色。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关键词解释

  • 双溪

    读音:shuāng xī

    繁体字:雙溪

    意思:(双溪,双溪)

     1.水名。在浙江。附近风景幽美。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王琦注引薛方山《浙江通志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寒玉

    读音:hán yù

    繁体字:寒玉

    意思:
     1.玉石。玉质清凉,故称。
      ▶唐·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2.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竹等。
      ▶

  • 翠烟

    读音:cuì yān

    繁体字:翠煙

    意思:(翠烟,翠烟)
    青烟;烟霭。
      ▶唐·孟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宋·秦观《望海潮》词:“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