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僧惠思》 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意思:常应笑着燕子,当时到海边来。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僧惠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於弦上矢。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是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首两句描绘了尘土飞扬的马路上车马拥挤,人们忙于玩石洗泉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沉闷、乏味的气氛,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接着,诗人决定离开这个喧嚣的环境,去往心中的吴都(即苏州),这个决定让他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就像弦上的箭一样迅速而有力。这表明他内心渴望自由、宁静的生活。 “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箭离弦后的状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和决绝,他不再受世俗的束缚,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最后两句,“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诗人用燕子比喻世俗之人,他们常常被世俗所困,无法自由飞翔。而诗人则表示自己将能够像海边的燕子一样,自由自在地回到海边,享受自然的美好。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
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於弦上矢。
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
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燕子

    读音:yàn zi

    繁体字:燕子

    短语:

    英语:swallow

    意思:
     1.家燕的通称。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杨白花》:“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

  • 海边

    读音:hǎi biān

    繁体字:海邊

    英语:seaside

    意思:(海边,海边)

     1.海的边沿一带。
      ▶唐·李郢《送人之岭南》诗:“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

  • 子时

    读音:zǐ shí

    繁体字:子時

    英语: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p.m. to 1 a.m

    意思:(子时,子时)
    旧时计时法指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的时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