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鹤鸣山》 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意思:鹿皮衣高士如相遇,不需要岩前鹤有声。

出自作者[唐]杜光庭的《题鹤鸣山》

全文创作背景

《题鹤鸣山》是唐朝诗人杜光庭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鹤鸣山这一地方有着密切的关系。鹤鸣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因其山形似鹤,且常有鹤鸣之声而得名。杜光庭游览此山时,被其美景所吸引,同时感受到了山中蕴含的仙风道骨之气,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此外,杜光庭在唐朝时期以擅长道教诗词而著名,他的诗作往往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因此,《题鹤鸣山》一诗中也融入了道教的思想和哲理。 综上所述,《题鹤鸣山》的创作背景是杜光庭游览鹤鸣山,被其美景和仙风道骨之气所吸引,结合道教思想而创作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
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
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
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作者介绍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

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

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他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颇有成就,将以前注解诠释《道德经》的六十余家进行比较考察,概括意旨,对“重玄之道”尤其推重。其思想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不融佛教,保持道家本色。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关键词解释

  • 高士

    读音:gāo shì

    繁体字:高士

    英语:profound scholar

    意思:
     1.志行高洁之士。
      ▶《墨子•兼爱下》:“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

  • 有声

    读音:yǒu shēng

    繁体字:有聲

    英语:sound

    意思:(有声,有声)
    有声誉;着称。
      ▶《诗•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 鹿裘

    读音:lù qiú

    繁体字:鹿裘

    意思:鹿皮做的大衣。常用为丧服及隐士之服。
      ▶《礼记•檀弓上》:“鹿裘衡、长、袪。”
      ▶孔颖达疏:“鹿裘者,亦小祥后也,为冬时吉凶衣,里皆有裘。吉时则贵贱有异,丧时则同用大鹿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