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刊字汤生德清》 岐阳雨渍镌功石,浯水苔昏颂德碑。

岐阳雨渍镌功石,浯水苔昏颂德碑。

意思:岐阳雨渍刻功石,涪水苔昏歌颂功德碑。

出自作者[宋]马廷鸾的《赠刊字汤生德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和时间的变迁,以及对于功德碑的反思。诗中描绘了雨渍侵蚀的功石和苔藓覆盖的颂德碑,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一切事物都会被时间冲刷的无奈和感慨。 首句“岐阳雨渍镌功石”描绘了雨水的侵蚀作用,使得原本刻有功绩的石碑逐渐模糊。岐阳是一个地名,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或者某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即使是刻有功绩的石碑也无法抵挡时间的冲刷。 第二句“浯水苔昏颂德碑”则转向了另一个场景,描绘了浯水边的颂德碑被苔藓覆盖,失去了原本的光彩。浯水也是一个地名,可能也是诗人的想象或者引用。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即使是颂扬功德的碑刻也会被时间侵蚀。 第三句“渺渺昊天须有定”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宇宙规律的敬畏。渺渺指辽阔无边的意思,昊天指天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宇宙的规律始终不变,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最后一句“烦君椎凿待明时”则是诗人的期待和反思。诗人认为人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过度雕琢过去的功绩碑,而是应该等待明时的到来,让新的功绩得以镌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时间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渍侵蚀功石、苔藓覆盖颂德碑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时间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岐阳雨渍镌功石,浯水苔昏颂德碑。
渺渺昊天须有定,烦君椎凿待明时。

关键词解释

  • 岐阳

    读音:qí yáng

    繁体字:岐陽

    意思:(岐阳,岐阳)
    岐山之南。
      ▶《诗•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汉·郑玄笺:“大王自豳徙居岐阳。”
      ▶唐·张说《皇帝马上射赞》第七:“

  • 颂德

    读音:sòng dé

    繁体字:頌德

    意思:(颂德,颂德)
    歌颂功德。
      ▶《汉书•郊祀志上》:“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颠,立石颂德,明其得封也。”
      ▶唐·李峤《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何如万方会

  • 镌功

    读音:juān gōng

    繁体字:鎸功

    意思:(镌功,镌功)
    谓刻石记功。
      ▶唐·韩愈《石鼓歌》:“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明·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听子规啼,流水泣,高山怨,同心

  • 水苔

    读音:shuǐ tái

    繁体字:水苔

    意思:苔藻类植物。也叫石髮、石衣、水衣、水绵、藫。可吃。
      ▶《尔雅》“藫、石衣”晋·郭璞注:“水苔也,一名石髮,江东食之。”
      ▶南朝·梁·江淹《惜晚春应刘秘书》诗:“水苔方

  • 德碑

    读音:dé bēi

    繁体字:德碑

    意思:即德政碑。
      ▶清·王士禛《居易续谈》:“一时群小皆出其门,德碑生祠,几遍天下,神人共愤,道路以目。”参见“德政碑”。

    解释:1.即德政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