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雪夜不寐偶成》 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

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

意思:底事阳和还没回来,书上说已久未逢梅花。

出自作者[宋]李曾伯的《雪夜不寐偶成》

全文赏析

这首诗《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忽然风递清香至,花在谁家园时开》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欢喜。 首句“底事阳和尚未回”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迟迟不来的困惑和疑问,如同在问自己为何春天还没有回来。这里的“阳和”指的是春天的温暖气息,作者用“阳和尚未回”来表达春天的脚步似乎还在迟疑不前,给人一种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 “书云已久未逢梅”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期待,因为梅花是春天的象征之一,也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这里的“书云”指的是从书中得知的信息,作者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却还没有看到梅花盛开的景象,因此感到失望和焦虑。 “忽然风递清香至,花在谁家园时开”这两句则描绘了突然间春风送来梅花的清香,让人惊喜地发现梅花已经盛开的景象。作者用“风递清香”来形容梅花的香气随风而来,如同一种神秘的信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而“花在谁家园时开”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开放的惊喜和好奇,不知道这朵花是从谁家园子里突然开放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期待和焦虑,以及突然间春天的到来的惊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欢喜。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
忽然风递清香至,花在谁家园时开。

关键词解释

  • 阳和

    读音:yáng hé

    繁体字:陽和

    英语:Duong Hoa

    意思:(阳和,阳和)

     1.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 书云

    引用解释

    1.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杨伯峻 注:“云物,古有两义。《太平御览》八引《左传》旧注云:‘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是分云、物为二。然《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 尚未

    读音:拼音:shàng wèi 五笔:imfi

    尚未的解释

    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 底事

    读音:dǐ shì

    繁体字:底事

    意思:
     1.何事。
      ▶唐·刘肃《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崑崙倾砥柱,九地黄流

  • 回书

    读音:huí shū

    繁体字:回書

    英语:letter in reply

    意思:(回书,回书)
    回复的书信。
      ▶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

  • 云已

    读音:yún yǐ

    繁体字:雲已

    意思:
     1.犹言而已,罢了。
      ▶《汉书•叙传下》:“敞、义依霍,庶几云已。”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若此人等,无益于治,可为庶几而已也。”
      ▶汉·班固《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