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除草》 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

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

意思:儿童来就钝铁锹,兀兀天又了。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除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自家荒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首句“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杭”,开门见山,直接描绘了自家门前荒芜的景象,满地荒芜,杂草丛生,一片凄凉。而“半死”则暗示了作者的生活状况,虽然勉强维持,但前景堪忧。 “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作者以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生活艰难、前途渺茫的无奈。就像秋天的霜降会使得植物凋零,蔓延的杂草又能保得住多少呢? “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象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快意思”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事物,作者希望眼前的一切能够有所改变,能够变得更好。 “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描述了家人辛勤劳作,努力改变现状的场景。虽然过程艰难,但他们依然坚持着。 “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这里用兰草和艾草的对比,表达了美好的事物在混乱中想要得到治理是如此困难。这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艰难的感慨。 “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君子和小人的看法,以及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家荒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对比,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君子和小人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杭。
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
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
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
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
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

关键词解释

  • 兀兀

    解释

    兀兀 wùwù

    (1) [motionless]∶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diligent]∶勤奋刻苦的样子

    (3) [dazed]∶昏沉的样子

    引用解

  • 兀日

    引用解释

    旧时占卜法认为不吉之日。 宋 王巩 《王氏谈录·上官忌兀日》:“尝记 丁顾言 少卿云:昔游官 蜀 中,至官有期,驻舟江滸,游憩山寺,遇老僧问 丁公 何为而至。 丁 具以之官告。又问期在何时? 丁 又以告。僧曰:‘是所谓兀日,不可视事,弗避之,君必以事去。’君笑而不应。”参见“ 小六壬 ”。

    读音:w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