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辈但知尊字画,当年不得戍边垂。
意思:后面的人只知道尊重文字,当年不得戍守边疆。
出自作者[宋]张栻的《读李邕碑》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荒榛日莫倚筇时》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之作。它通过对北海碑的描绘,表达了对后辈只关注表面而忽视实质的批评,以及对当年未能戍边垂的遗憾。
首句“荒榛日莫倚筇时”描绘了一个凄凉的场景,暗示了作者在荒榛丛生的地方倚着筇杖,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哀伤的基调,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
“叹息危亭北海碑”一句,作者对北海碑的叹息,实际上是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慨。北海碑是历史的见证,代表着过去的辉煌和荣耀,但也见证了后辈只关注表面而忽视实质的错误。
“后辈但知尊字画”一句,揭示了后辈只注重字画的形式,而忽视了背后的实质和意义。这种只关注表面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浅薄理解。
“当年不得戍边垂”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年未能戍边的遗憾。作者认为,当年那些有才华的人应该得到更好的机会和平台,而不是被束缚在文字和形式上。这种遗憾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流失和浪费的深深忧虑。
“岂关贝锦有成祸”和“杜老惜才千古意”两句,分别表达了对于阴谋和嫉妒的警惕以及对杜老的敬仰之情。这两句诗都强调了对于人才的重视和珍惜,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于未来的期望。
最后一句“如今谁咏六公辞”,表达了对六公辞世的哀悼和对未来人才的期待。这一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北海碑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人才流失和浪费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杜老的敬仰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是一首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