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意思: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结痕产生。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的静谧景色,给人以深深的宁静和美感。 首句“敛屦入寒竹”,诗人以敛屦入竹,暗示了冬天的寒冷。敛屦,即收起鞋子,这是进入寒冷环境前的必要动作。而“寒竹”则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冷意。这句诗以动衬静,通过描绘进入寒竹的行动,突显了竹林的寂静和冬日的冷清。 “安禅过漏声”一句,诗人以安禅来形容自己在冬日里的状态,过漏声则显示了时间的流逝。这里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从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冬日生活的喜爱和欣赏。 “高松残子落”和“深井冻痕生”两句,诗人以高松和深井为背景,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高松残子落,展示了树木的凋零和生命的循环,深井冻痕生,则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在地下留下的痕迹。这两句诗以动显静,通过具体的景象,进一步突显了冬日的冷清和寂静。 “罢磬风枝动”和“悬灯雪屋明”两句,诗人以风动枝摇和雪屋悬灯来描绘冬日的动态,然而这并不打破环境的静谧,反而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暖意。罢磬风枝动,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悬灯雪屋明,则以灯火在雪屋中的明亮,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最后,“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冬夜的期待和向往。他希望有人能邀请他到家中过夜,一起在月光下行走,这无疑是对冬夜静谧、美丽、温暖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里的静谧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它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以深深的美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深井

    读音:shēn jǐng

    繁体字:深井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