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青玉案·去年曾借梅为寿》 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

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

意思:百花头上,一枝花信,终究属于东你手。

出自作者[宋]李曾伯的《青玉案·去年曾借梅为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去年曾借梅为寿。转眼垂孤小春又。一笑巡檐清影瘦。雪边聊且,收香藏白,少俟融和透。新来东阁高吟就。金鼎家声自依旧。唤取玉妃重举酒。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是作者借梅花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的诗篇。 首先,诗的开头“去年曾借梅为寿。转眼垂孤小春又。”描绘了时光飞逝,春天又即将过去,梅花的香气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消逝,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感。接着,“一笑巡檐清影瘦。雪边聊且,收香藏白,少俟融和透。”描绘了梅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以及作者对梅花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新来东阁高吟就。”这里作者巧妙地借用了“东阁”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祝愿。“金鼎家声自依旧。”则是对友人家族历史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家庭传统和荣誉的祝福。 “唤取玉妃重举酒。”这里“玉妃”指的是梅花,作者再次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这里“东君”是中国神话和诗词中司春之神,作者以此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春天的期待之情。通过借梅花的形象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使得诗歌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家族历史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曾借梅为寿。
转眼垂孤小春又。
一笑巡檐清影瘦。
雪边聊且,收香藏白,少俟融和透。
新来东阁高吟就。
金鼎家声自依旧。
唤取玉妃重举酒。
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

关键词解释

  • 芳信

    读音:fāng xìn

    繁体字:芳信

    意思:
     1.花开的讯息。春日百花盛开,因亦以指春的消息。
      ▶宋·苏轼《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之一:“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宋·尤袤《入春半月未有梅花

  • 百花

    读音:bǎi huā

    繁体字:百花

    英语:hundred flowers

    意思:亦作“百华”。
     各种花。
      ▶北周·庾信《忽见槟榔》诗:“绿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
      ▶唐·

  • 东君

    读音:dōng jūn

    繁体字:東君

    英语:the Chinese Apollo

    意思:(东君,东君)

     1.太阳神名。亦指太阳。
      ▶《史记•封禅书》:“晋巫,祠五帝、东君…

  • 头上

    读音:tóu shàng

    繁体字:頭上

    意思:(头上,头上)

     1.头的上方;头顶。
      ▶五代·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二:“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许杰《惨雾》下:“村上的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