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东山二咏次李丞相韵·榴花谷》 谷口榴花解迎客,骑鲸端为谪仙人。

谷口榴花解迎客,骑鲸端为谪仙人。

意思:谷口石榴花解迎客,骑鲸端为谪仙人。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游东山二咏次李丞相韵·榴花谷》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公如谢传暂闲身,我亦归来效季真》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归隐山林、与友人诗酒唱和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公如谢传暂闲身,我亦归来效季真”直接点明诗人的归隐之意。这里,“公如”和“我”都是诗人的自指,表达了诗人对谢灵运的羡慕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也要效仿季真的决心,表明他愿意过上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 颔联“山屐数陪销暇日,诗篇常许和阳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在山中游玩、饮酒作诗的生活。这里,“山屐”是诗人的代称,表示诗人喜欢在山中游玩,而“诗篇”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诗人常常在闲暇的日子里与友人一起消磨时光,共同创作诗歌,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颈联“虚怀寄傲三休外,洗眼旁观万态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这里,“虚怀”表示诗人谦虚、淡泊名利的心态,“寄傲”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自豪之情。而“洗眼”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欣赏,他通过观察万物的新生和变化,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尾联“谷口榴花解迎客,骑鲸端为谪仙人”则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传说中的仙人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谷口榴花”是美丽的自然景色的象征,“骑鲸”则是传说中的仙人形象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隐山林、与友人诗酒唱和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谦虚、淡泊名利的心态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些情感和思想都深深地感染着读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无限可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如谢传暂闲身,我亦归来效季真。
山屐数陪销暇日,诗篇常许和阳春。
虚怀寄傲三休外,洗眼旁观万态新。
谷口榴花解迎客,骑鲸端为谪仙人。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关键词解释

  • 榴花

    读音:liú huā

    繁体字:榴花

    意思:
     1.石榴花。
      ▶唐·李商隐《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刘诜《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 谷口

    引用解释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

  • 迎客

    读音:yíng kè

    繁体字:迎客

    意思:
     1.迎接客人。
      ▶《礼记•曲礼上》:“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
      ▶唐·岑参《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 仙人

    读音:xiān rén

    繁体字:仙人

    英语:faerie

    意思:亦作“僊人”。
     
     1.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
      ▶《文选•古诗<生年不满百>》:“仙人王子乔,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