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滕若渠饯别有诗赋答》 归心弦箭争徐急,别绪江流问短长。

归心弦箭争徐急,别绪江流问短长。

意思:心归弦箭争夺徐州急,别绪江流问长短。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滕若渠饯别有诗赋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诗,主题沉重且富有深度。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相逢又即将分别的时刻,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首联“相逢差不负投荒,又对离筵进急觞。”描绘了人们在荒凉的地方相遇,却又在离别的酒宴上急切地举杯相劝。这两句既展现了人们相遇的难得,又凸显了离别的急迫。 颔联“作恶连朝先忽忽,为欢明日两茫茫。”则以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前一句描述了连续多日的忧虑和匆忙,后一句则展现了明日分别后,两人的前途茫茫,无法预知。 颈联“归心弦箭争徐急,别绪江流问短长。”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归心似箭的心情比作争先恐后的弦箭,将离别的情绪比作绵长的江流。这种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人们急于归家的心情和离别的痛苦。 尾联“莫赋囚山摹子厚,诸峰易挫割愁鋩。”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劝诫人们不要过于沉浸在离别的痛苦中,要像古代的豪杰一样,豁达面对生活的挫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相逢又离别的时刻,内心的痛苦与不舍。同时,诗人也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面对生活挫折的豁达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逢差不负投荒,又对离筵进急觞。
作恶连朝先忽忽,为欢明日两茫茫。
归心弦箭争徐急,别绪江流问短长。
莫赋囚山摹子厚,诸峰易挫割愁鋩。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短长

    读音:duǎn cháng

    繁体字:短長

    英语:strong and weak points; good points and shortcomings

    意思:(短长,短长)

     1.短与

  • 归心

    读音:guī xīn

    繁体字:歸心

    英语:converted to (religion)

    意思:(归心,归心)

     1.诚心归附。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 弦箭

    读音:xián jiàn

    繁体字:弦箭

    意思:弦上之箭。
      ▶《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陈琳作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作檄书,但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