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之美河洲四诗》 寂寂河洲夜,芦花绕墟舍。

寂寂河洲夜,芦花绕墟舍。

意思:寂静河洲夜,芦花在集市上的房屋。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之美河洲四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河洲上的芦花环绕着村落,孤独的旅人久久不能入睡,窗灯落下,灯火黯淡。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描绘,展现了孤寂、落寞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首句“寂寂河洲夜”以一个寂静的河洲之夜为背景,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芦花绕墟舍”则进一步描绘了村落周围的自然景象,芦花环绕,给人以宁静而稍带落寞的感觉。 接着,诗人通过“孤客久未眠”一句,引入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形象,与前面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孤独、落寞的主题。最后一句“窗灯落寒灺”则以窗灯落下、灯火黯淡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深沉和寂静。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的描绘,表现了孤独、落寞的主题,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韵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寂寂河洲夜,芦花绕墟舍。
孤客久未眠,窗灯落寒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河洲

    读音:hé zhōu

    繁体字:河洲

    意思:
     1.河中可居的陆地。
      ▶《淮南子•墬形训》:“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 芦花

    读音:lú huā

    繁体字:蘆花

    英语:reed catkins

    意思:(芦花,芦花)

     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芦花霜外白,枫叶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