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一绝句》 发纵不用萧丞相,合与官家第一功。

发纵不用萧丞相,合与官家第一功。

意思:放开不任用萧何丞相,合和国家第一大。

出自作者[明]王鏊的《十一绝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胜利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之情。首句“缚得踪王气转雄”,意味着将士们捕获了敌方的重要人物,使得我方士气大振,气势更为雄壮。次句“凯歌声里拥元戎”,在胜利的歌声中,将士们簇拥着主将,欢庆胜利。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胜利后的热烈场景。 后两句诗则通过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之情。“发纵不用萧丞相”,运用了汉朝萧何的典故,此处表示将士们的英勇善战,不需要像萧何那样的智者来指挥。而“合与官家第一功”一句,更是直接称赞将士们的功绩,认为他们应该得到最高的荣誉和奖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生动,通过描绘战争胜利的场景和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之情,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缚得踪王气转雄,凯歌声里拥元戎。
发纵不用萧丞相,合与官家第一功。
作者介绍
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即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颂其文。

成化十一年(1475年),王鏊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他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吏部尚书等职,参与过多次政治改革和军事征战。王鏊主张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以提高政治效率。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科举制度的改革,促进人才选拔和教育公平。

除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王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充满山水意境,代表作有《看梅》、《水调歌头·游南溪》等。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创立了“震泽派”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王派”。

关键词解释

  • 官家

    读音:guān jiā

    繁体字:官家

    英语:government authorities

    意思:
     1.旧时对皇帝的称唿。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

  • 丞相

    读音:chéng xiàng

    繁体字:丞相

    英语:ancient term for secretary of state

    意思:
     1.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
      ▶战国·秦悼武王二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发纵

    读音:fā zòng

    繁体字:發縱

    意思:(发纵,发纵)
    亦作“发踪”。
     
     1.犹言指挥调度。
      ▶汉·王粲《反金人赞》:“君子亮直,行不柔辟。友贱不耻,诲焉是益。我能发踪,彼用远迹。”

  • 相合

    读音:xiāng hé

    繁体字:相合

    英语:coincidence

    意思:
     1.彼此一致;相符。
      ▶《后汉书•文苑传下•张升》:“升少好学,多关览,而任情不羁。其意相合者,则倾身结交

  • 家第

    读音:jiā dì

    繁体字:家第

    意思:家宅;私邸。
      ▶唐·戎昱《戏赠张使君》诗:“如今野客无家第,醉处寻常是主人。”
      ▶唐·李益《答广宣供奉问兰陵居》诗:“劳师问家第,山色是南邻。”
      ▶《新唐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