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州胡常侍》 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

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

意思:征鸿过尽边道宽,战马闲来塞草秋季。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夏州胡常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场景,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联“百尺高台勃勃州,大刀长戟汉诸侯。”描绘了一幅高耸的城楼,士兵们手持大刀长戟,准备迎战敌人的场景。勃勃州,指的是高耸的城楼,这里用“百尺高台”来形容,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而“汉诸侯”则是指汉代的将领们,他们手持长戟,准备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紧张和士兵们的英勇。 颔联“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天空中征鸿远去,边云宽阔,战马在草原上悠闲漫步的场景。这一联通过描绘战争后的和平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塞草秋”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颈联“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表达了将士们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不为个人利益考虑的决心和勇气。这一联通过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勇敢,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尾联“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表达了对英勇将领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不可避免和对和平的渴望。这一联通过将军的形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将士们的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和和平的描绘,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歌也通过对比战争和和平的场景,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流逝,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思考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尺高台勃勃州,大刀长戟汉诸侯。
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征鸿

    读音:zhēng hóng

    繁体字:徵鴻

    意思:(征鸿,征鸿)
    即征雁。
      ▶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宋·陈亮《好事近》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 战马

    读音:zhàn mǎ

    繁体字:戰馬

    短语:野马 辕马 始祖马 军马 驮马 斑马 脱缰之马 角马 黑马 铁马

    英语:steed

    意思:(战马,战马)
    通过

  • 马闲

    引用解释

    马厩;马栏。《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而 夫餘 王其中”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昔北方有 高离 之国者,其王者侍婢有身,王欲杀之,婢云:‘有气如鸡子来下,我故有身。’后生子,王捐之於溷中,猪以喙嘘之,徙至马闲,马以气嘘之,不死。”

    读音:mǎ xiá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