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意思:
远处的山云似乎是,极浦树如毫。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的一组诗歌,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或社会环境有关。唐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们经常面临离别之苦。同时,李端本人也可能经历过一些与亲人或朋友的离别,因此创作了这组诗歌来表达离别之痛和思念之情。这些诗歌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和对离别之痛的深刻体会。
相关句子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 出自《午憩筠庵》作者:[宋]杨万里
镇日崎岖度远山,远山深处解征鞍。
-- 出自《仙霞岭》作者:[宋]马子严
已恨远山迷望眼,不须更画远山眉。
-- 出自《相思引》作者:[宋]许棐
远山横有无。
-- 出自《菩萨蛮·云烟漠漠秋容老》作者:[宋]曾觌
无限远山青。
-- 出自《小重山·谢了梅花恨不禁》作者:[宋]周容
攒眉对远山。
-- 出自《菩萨蛮·屑琼霏玉堆檐雪》作者:[宋]刘焘
远山蹙。
-- 出自《江城子·新来曾被眼奚搐》作者:[宋]黄庭坚
巫山云似盖。
-- 出自《饯谢文学离夜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云似舞,水如歌。
-- 出自《诉衷情·人情世态饱经过》作者:[宋]曹勋
云似絮,月如钩。
-- 出自《诉衷情·几回相见见还休》作者:[宋]吴潜
六合似炉云似火。
-- 出自《天仙子 苦热》作者:[元]梁寅
轩冕意、秋云似薄。
-- 出自《柳梢青·小院轻寒》作者:[宋]侯置
天如水,云似扫,素魂流。
-- 出自《水调歌头·濯锦桥边月》作者:[宋]周紫芝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 出自《赋得暮雨送李曹》作者:[唐]韦应物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
-- 出自《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作者:[唐]武元衡
东风吹浦树,落月下江城。
-- 出自《客中拟游庐山》作者:[宋]董嗣杲
浦树冥茫茫,云山浅淡中。
-- 出自《和李巽伯》作者:[宋]刘子翚
夕阳回浦树,秋色满湖云。
-- 出自《望吴山》作者:[明]张宇初
浦树微微改,溪流稍稍深。
-- 出自《春日村居》作者:[宋]章甫
浦树参差出,云山远近迎。
-- 出自《舟中简祖显》作者:[宋]章甫
宁知利羞涂,倚伏如毫端。
-- 出自《题安流亭》作者:[宋]卫博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 出自《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作者:[唐]包佶
诗句原文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
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
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
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
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
菊花开欲尽,荠菜泊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
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远山
读音:
yuǎn shān
繁体字:
遠山
意思:
(远山,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白居易《晚望》诗:“独在高亭上
远山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