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邕盗》 好将弓剑随军去,况是英雄得志秋。

好将弓剑随军去,况是英雄得志秋。

意思:喜欢将弓剑随军去,更何况是英雄得志秋季。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闻邕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病中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英勇战士的敬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句“病中双泪语前流,藜藿无端肉食忧”描绘了病榻上诗人泪流满面,忧心国家黎民,藜藿之食却无端生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国家局势的深深忧虑。 “常叹平时轻死士,未知谁手付天矛。”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为国捐躯的英勇战士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前无人敢担责任,保卫国家的无奈和痛心。 “好将弓剑随军去,况是英雄得志秋。”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有志向、有才能的英雄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投身军旅,为国家尽忠。 “若使班超终把笔,由来何路取封侯。”借用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文人无用武之地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以笔墨为生的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对英勇战士的敬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未来的担忧。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病中双泪语前流,藜藿无端肉食忧。
常叹平时轻死士,未知谁手付天矛。
好将弓剑随军去,况是英雄得志秋。
若使班超终把笔,由来何路取封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随军

    读音:suí jūn

    繁体字:隨軍

    造句:

  • 得志

    读音:dé zhì

    繁体字:得誌

    短语:洋洋得意 飞黄腾达

    英语:achieve one\'s ambition

    意思:
     1.谓实现其志愿。
      ▶《易•贲》

  • 弓剑

    读音:gōng jiàn

    繁体字:弓劍

    意思:(弓剑,弓剑)

     1.弓与剑。
      ▶《礼记•曲礼上》:“受弓剑者以袂。”
      ▶《淮南子•氾论训》:“古之兵,弓剑而已矣。”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