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意思:竹里编茅草倚石根,竹子茎疏处出现前村。

出自作者[唐]李涉的《竹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竹林、茅屋、石根等自然和人文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幽静的氛围,以及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首句“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便给人以清幽之感,竹子常被文人雅士喻为高风亮节,此处诗人用竹子构筑的茅屋倚靠在石根之上,周围还编茅遮掩,更显其幽静。而竹茎疏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前面的村庄,进一步勾画出环境之幽静。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整日躺在茅屋里,也许是在深思,也许是在休息,也许是在欣赏这乡村的美景。尽管外面的人来人往,喧闹不已,但这里却是一片宁静。而每当春风拂过,便会带来一阵清新的气息,仿佛是诗人从懒散的生活中抬起头来,微笑着为迎接新的一天。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墨勾勒出一幅乡村画卷,展现出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漠,以及对简单、纯朴生活的追求。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逼真,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关键词解释

  • 石根

    读音:shí gēn

    繁体字:石根

    意思:巖石的底部;山脚。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
      ▶唐·杜甫《宿清溪驿奉怀张之绪

  • 倚石

    读音:yǐ shí

    繁体字:倚石

    意思:
     1.耸立的石头。
      ▶《初学记》卷五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上有倚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
      ▶宋·张淏《云谷杂记•艮岳》:“艮岳倚石排空,周环曲折,有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