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并州刘密学见寄》 潇湘故友参时务,燕赵佳人接士风。

潇湘故友参时务,燕赵佳人接士风。

意思:潇湘老友参时务,燕国和赵国佳人与士风。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和并州刘密学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还如裴度镇河东》,这不仅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历史事件,裴度在唐宪宗时期曾镇守河东,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首诗的作者通过裴度的事迹,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和信心。 首联“钟鼓久喧刁斗静,旌幢一指雁门空”,描述了裴度镇守河东,平定叛乱后的场景。钟鼓声消停了,战时的警报也解除了,雁门关不再有战事,这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和平。 颔联“潇湘故友参时务,燕赵佳人接士风”,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和对各地人民的赞扬。作者的朋友们应该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他们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燕赵等地的人民也具有优秀的品质和风气,这些都是国家统一的基石。 颈联“密地再归知不出,莫将竹马约童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他希望友人能够再次回到国家的重要岗位,继续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做出贡献。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儿时的游戏,要时刻保持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关心。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和信心,通过裴度的事迹,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人民的赞扬,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还如裴度镇河东。
百万军民畏爱中。
钟鼓久喧刁斗静,旌幢一指鴈门空。
潇湘故友参时务,燕赵佳人接士风。
密地再归知不出,莫将竹马约童蒙。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燕赵

    读音:yān zhào

    繁体字:燕趙

    意思:(燕赵,燕赵)

     1.指战国时燕·赵二国。亦泛指其所在地区,即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部一带。
      ▶《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

  • 士风

    读音:shì fēng

    繁体字:士風

    意思:(士风,士风)

     1.士大夫的风度。
      ▶《南史•江夷传》:“稍歷军校,容表有士风。”
     
     2.士大夫的风气。
      ▶唐·白居易《祭中书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 故友

    读音:gù yǒu

    繁体字:故友

    英语:departed friend

    意思:
     1.旧友;老朋友。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三》:“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抚絃搦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