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江月 宿塘沽旅馆》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

意思: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

出自作者[近代]弘一的《西江月 宿塘沽旅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是一首描绘夜晚寂静场景,表达孤独和思虑的诗。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时间的思考。 首句“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中,“残漏”指的是残余的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短暂。“孤灯”则象征着孤独和寂静,而“对景成双”则描绘了在这种寂静环境中,只有灯和影子相伴的场景。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法避免的现实。 “前尘涉渺渺风思量,祇道人归是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风在吹,往事在脑海中浮现,但诗人却发现过去的承诺和期待都像是一个谎言。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这两句诗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春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人们却常常觉得它苦短。然而,当人们仔细算来,人生中的时间似乎比春天还要长。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慨。 最后,“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这两句诗以海风、夜潮为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新愁和无法摆脱的困境。夜潮狂暴地冲击着海岸,新愁如同潮水一般涌来。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也揭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时间的流逝、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它也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
前尘涉渺渺风思量,祇道人归是谎。
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
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作者介绍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关键词解释

  • 孤灯

    读音:gū dēng

    繁体字:孤燈

    意思:(孤灯,孤灯)
    孤单的灯。多喻孤单寂寞。
      ▶南朝·宋·谢惠连《秋怀》诗:“寒商动清闺,孤灯暖幽幔。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唐·白居易《长恨歌》:“夕殿萤飞

  • 惊人

    读音:jīng rén

    繁体字:驚人

    短语:冲天 高度 入骨 万丈

    英语:astonishing

    意思:(惊人,惊人)
    使人惊奇。
      ▶《韩非子•喻老》:

  • 残漏

    读音:cán lòu

    繁体字:殘漏

    意思:(残漏,残漏)
    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唐·独孤申叔《终南精舍月中闻磬》诗:“断绝如残漏,凄清不隔云。”
      ▶唐·郑谷《春夕值省》诗:“流莺百

  • 对景

    读音:duì jǐng

    繁体字:對景

    英语:scenic focal point

    意思:(对景,对景)

     1.对着眼前景物。
      ▶南唐·李煜《浪淘沙》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 成双

    读音:chéng shuāng

    繁体字:成雙

    英语:atwain

    意思:(成双,成双)
    配成一对。
      ▶唐·李商隐《柳枝》诗之五:“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清·蒲松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