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题四》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

意思:高墙走马接通湖,巨壑藏船感大夫。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陪诸公游故江西韦大夫通德湖旧居有感,题四》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是一首对景抒怀的诗,通过对通湖边高墉行马、巨壑藏舟等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感慨。 首联“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诗人以高高的城墙比喻自己过去的经历,行马经过通湖边,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这一联以景起兴,寓情于景,将情感融入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显得自然流畅。 颔联“尘壁暗埋悲旧札,风帘吹断落残珠”,诗人通过描述墙壁尘封、风帘吹断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将情感具体化,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颈联“烟波漾日侵颓岸,狐兔奔丛拂坐隅”,诗人描绘了烟波荡漾、日光照耀、颓岸倾斜、狐兔奔窜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过去与现实对比,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尾联“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阮元瑜”,诗人以园中桃李比喻自己的学生和弟子,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和对过去的感激之情。这一联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自然流畅,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
尘壁暗埋悲旧札,风帘吹断落残珠。
烟波漾日侵颓岸,狐兔奔丛拂坐隅。
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阮元瑜。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藏舟

    读音:cáng zhōu

    繁体字:藏舟

    意思:《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王先谦集解:“舟可负,山可移。
      ▶宣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

  • 接通

    读音:jiē tōng

    繁体字:接通

    短语:连贯 接 连结 属 搭 通连 中继 联接 连 过渡 衔接 交接 通

    英语:to connect

    近义词:

  • 大夫

    读音:dài fū

    繁体字:大夫

    短语:白衣战士 先生 郎中 医

    英语:doctor

    意思:I

     1.古职官名。
       ▶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

  • 行马

    读音:xíng mǎ

    繁体字:行馬

    意思:(行马,行马)
    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于官署前,以为路障。俗亦称鹿角,古谓梐枑。
      ▶清末明初时,衙署及大第宅门旁犹有设者,俗称拒马叉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