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仅未泯,栗里犹可识。
意思:柴桑仅尚未泯灭,栗里还可以认识。
出自作者[宋]喻良能的《题渊明醉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生忆渊明,偶此访遗迹》是一首对陶渊明的怀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古代隐士的敬仰和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实地探访陶渊明的遗迹,感受到了他的精神遗产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自己对人生的诸多感慨。
首联“平生忆渊明,偶此访遗迹”,诗人直接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深深怀念,并以此为契机,前往陶渊明的故居探访遗迹。这一联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颔联“柴桑仅未泯,栗里犹可识”,描述了陶渊明在柴桑和栗里的生活痕迹仍然清晰可见。柴桑是陶渊明的故居,而栗里则是他隐居之地。这两句诗表达了陶渊明的精神遗产在历史长河中并未泯灭,仍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颈联“寒溜澹泠泠,孤烟轻幕幕”,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展现了陶渊明故居的宁静氛围。寒溜指寒冷的滴水声,澹泠泠形容声音清脆;孤烟轻幕幕则描绘了一幅孤烟轻飘的景象,仿佛幕布一般。这些细节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同时也暗示了陶渊明在此地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
尾联“抚事良多感,西风生醉石”,诗人抚今追昔,面对陶渊明的遗迹,不禁感慨万千。西风是秋天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醉石则可能是陶渊明醉酒后的卧石,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的放浪形骸、不问世事的生活态度。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怀念和探访遗迹的过程的描绘,展现了陶渊明的精神遗产对后人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诸多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