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渊明醉石》 柴桑仅未泯,栗里犹可识。

柴桑仅未泯,栗里犹可识。

意思:柴桑仅尚未泯灭,栗里还可以认识。

出自作者[宋]喻良能的《题渊明醉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生忆渊明,偶此访遗迹》是一首对陶渊明的怀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古代隐士的敬仰和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实地探访陶渊明的遗迹,感受到了他的精神遗产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自己对人生的诸多感慨。 首联“平生忆渊明,偶此访遗迹”,诗人直接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深深怀念,并以此为契机,前往陶渊明的故居探访遗迹。这一联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颔联“柴桑仅未泯,栗里犹可识”,描述了陶渊明在柴桑和栗里的生活痕迹仍然清晰可见。柴桑是陶渊明的故居,而栗里则是他隐居之地。这两句诗表达了陶渊明的精神遗产在历史长河中并未泯灭,仍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颈联“寒溜澹泠泠,孤烟轻幕幕”,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展现了陶渊明故居的宁静氛围。寒溜指寒冷的滴水声,澹泠泠形容声音清脆;孤烟轻幕幕则描绘了一幅孤烟轻飘的景象,仿佛幕布一般。这些细节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同时也暗示了陶渊明在此地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 尾联“抚事良多感,西风生醉石”,诗人抚今追昔,面对陶渊明的遗迹,不禁感慨万千。西风是秋天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醉石则可能是陶渊明醉酒后的卧石,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的放浪形骸、不问世事的生活态度。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怀念和探访遗迹的过程的描绘,展现了陶渊明的精神遗产对后人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诸多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忆渊明,偶此访遗迹。
柴桑仅未泯,栗里犹可识。
寒溜澹泠泠,孤烟轻幕幕。
抚事良多感,西风生醉石。

关键词解释

  • 栗里

    读音:lì lǐ

    繁体字:慄裏

    意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晋·陶潜曾居于此。
      ▶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
      ▶唐·白居易《访

  • 柴桑

    读音:chái sāng

    繁体字:柴桑

    意思:
     1.古县名。
      ▶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
      ▶晋以后歷为浔阳郡和江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