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

意思:西葬青篙道,千秋还有早晨。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和政治的,通过对古代的帝王和制度进行赞美和思考,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感慨。 首句“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描绘了葬礼的场景和葬地的环境,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长久的敬意。接下来的“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则是对古代帝王的赞美,表达了对仁德的推崇和对历史的尊重。 “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是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思考,表达了对新旧交替、不断进步的感慨。最后两句“茂陵书奏晚,不及议东巡”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古代帝王和制度的赞美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政治的热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
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
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
茂陵书奏晚,不及议东巡。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千秋

    读音:qiān qiū

    繁体字:千秋

    英语:thousand years; centuries; birthday (other than one\'s own)

    意思:
     1.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