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厚后弟强甫韵》 上林远赋讽才一,光范门书献至三。

上林远赋讽才一,光范门书献至三。

意思:上林远赋讽才一,光范门上书献到三。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用厚后弟强甫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热爱。 首句“是处皆堪结草庵,宁论塞北与江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无论是在塞北还是江南,都可以搭建草庵,过上简朴的隐居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不拘泥于地域,更注重内心的感受。 “上林远赋讽才一,光范门书献至三”,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诗人引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上林赋”,一个是“光范门书”,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和热爱。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麟获鲁西终圣笔,马浮江左坐玄谈”,表达了对学问的敬仰和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诗人引用了“麟获”和“马浮”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思考学问和人生的态度。 最后两句“古书疑信常相半,何必深疑御寇聃”,表达了对学问的谦逊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认为,对于古书中的内容,应该保持怀疑和相信的态度,不必过于深入探究。这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谦逊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热爱和敬仰。诗人的豁达、谦逊和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是处皆堪结草庵,宁论塞北与江南。
上林远赋讽才一,光范门书献至三。
麟获鲁西终圣笔,马浮江左坐玄谈。
古书疑信常相半,何必深疑御寇聃。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光范

    读音:guāng fàn

    繁体字:光範

    意思:(光范,光范)
    犹光仪。
      ▶宋·周密《齐东野语•熊子复》:“及改秩作邑满,造朝谒光范。”
      ▶《剪灯余话•江庙泥神记》:“偶得接见于光范,陡然忽动其柔情,莫或

  • 上林

    读音:shàng lín

    繁体字:上林

    意思:
     1.古宫苑名。
      ▶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
      ▶《三辅黄图•苑囿》:“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
     

  • 一光

    读音:yī guāng

    繁体字:一光

    意思:
     1.犹言寸阴。
      ▶南朝·梁·江淹《丹砂可学赋》:“懅生死于半气,惜百年于一光。”
     
     2.谓一举而发扬光大。
      ▶《陆象山语录》卷上:“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