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泊钓台滩下》 遭逢明主还遗恨,惭愧先生独见几。

遭逢明主还遗恨,惭愧先生独见几。

意思:遇上圣明的君主还遗憾,对不起先生只看到几。

出自作者[宋]陈傅良的《泊钓台滩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古伤今,通过对今岁、此月、此江、此舟、明主、先生、泗水、湘山、汉家等历史和现实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 首联“今岁仅余今夜月,此舟三泊此江沂”,通过描绘今夜的月色和此江的流水,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颔联“遭逢明主还遗恨,惭愧先生独见几”,表达了诗人对明主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反思。这里的“明主”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明智君主,但也可能暗指诗人所处时代的君主。诗人感到遗憾的是,自己没有能够得到明主的赏识和重用,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他也对先生(指历史上的贤人)的独见表示了敬意和惭愧。 颈联“泗水列侯多不免,湘山四皓竟安归”,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里的“泗水列侯”和“湘山四皓”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但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这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中的权贵和名利的反思,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汉家故旧尝枚数,孰与东南一钓矶”,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对东南一钓矶的向往和对汉家故旧的怀念。这里的“钓矶”象征着隐居和清静,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而“孰与东南一钓矶”则表达了诗人对东南一隅的清静和淡泊名利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岁仅余今夜月,此舟三泊此江沂。
遭逢明主还遗恨,惭愧先生独见几。
泗水列侯多不免,湘山四皓竟安归。
汉家故旧尝枚数,孰与东南一钓矶。

关键词解释

  • 遭逢

    读音:zāo féng

    繁体字:遭逢

    短语:遭受 中 饱受 负 挨 罹 丁 着 遇 被 吃 面临 遭劫 蒙 遭到 遭

    英语:meet with

    意思:

  • 遗恨

    读音:yí hèn

    繁体字:遺恨

    短语:憾事 憾 恨事

    英语:grudge

    意思:(遗恨,遗恨)

     1.到死还感到悔恨。
      ▶《后汉书•王常传》:

  • 惭愧

    读音:cán kuì

    繁体字:慚愧

    短语:无地自容 问心有愧 愧 惭 羞 耻 自惭形秽

    英语:ashamed

    意思:(惭愧,惭愧)

     1.因有缺点、

  • 明主

    读音:míng zhǔ

    繁体字:明主

    意思:贤明的君主。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 见几

    读音:jiàn jǐ

    繁体字:見幾

    意思:(见几,见几)
    谓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语本《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金·王若虚《臣事实辨上》:“﹝范蠡﹞乃又移书同志,诵王之短,而示己之见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