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 田间作苦谁怜汝,天上调元合有人。

田间作苦谁怜汝,天上调元合有人。

意思:田间劳作辛苦谁可怜你,天上调元合有人。

出自作者[宋]虞俦的《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催科里正的讽刺和对农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催科里正莫频频,望麦登场更浃旬”,诗人直接对催科里正提出要求,不要再频繁地催促农民交税,希望麦子能够顺利收割,不要拖延时间。这句诗描绘了农民在催科里正的催促下,忙于收割麦子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农民的艰难处境。 “纨绔向来无饿死,黄冠此去罢迎神”,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纨绔子弟与农民进行对比,指出纨绔子弟从来不会饿死,而农民却因为生活的艰难而不得不忍受痛苦。同时,诗人也暗示了农民的处境与神灵无关,神灵不会为他们带来任何帮助。 “田间作苦谁怜汝,天上调元合有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认为,农民在田间辛苦劳作,却无人怜悯他们,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却只会空谈天上的调元之术,不去关注农民的生活。 “自叹农家消底物,百金斗米便回春”,最后一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无奈和愤慨。诗人感叹农家所需要的东西不是斗米之恩,而是真正的关心和帮助。而那些只会空谈调元之术的人,却无法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帮助。 整首诗通过对催科里正的讽刺和对农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无奈。这首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不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催科里正莫频频,望麦登场更浃旬。
纨绔向来无饿死,黄冠此去罢迎神。
田间作苦谁怜汝,天上调元合有人。
自叹农家消底物,百金斗米便回春。

关键词解释

  • 间作

    读音:jiàn zuò

    繁体字:間作

    英语:intercrop

    近义词: 间种

    解释:在一块耕地上间隔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如玉米和绿豆两种作物间作,就

  • 上调

    读音:shàng diào

    繁体字:上調

    意思:(上调,上调)
    干部由基层单位调到上层机构,或知识青年由农村调进城市。与“下放”相对。
      ▶郭澄清《大刀记》第九章:“梁志勇笑望着大娘的脸色,见大娘不懂‘上调’这个字眼

  • 有人

    读音:yǒu rén

    繁体字:有人

    英语:someone

    意思:
     1.谓有杰出的人物。
      ▶《晋书•忠义传序》:“卞壸、刘超、钟雅、周虓等已入列传,其余即叙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 田间

    读音:tián jiān

    繁体字:田間

    意思:(田间,田间)
    亦作“田闲”。
     
     1.田地里。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闲饮。”

  • 作苦

    读音:zuò kǔ

    繁体字:作苦

    意思:
     1.耕作辛苦。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
      ▶宋·王安石《山田久欲拆》诗:“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