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

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

意思:一个从纷争感到宇宙,可怜冷落了烟雾。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疆战乱和诗人内心悲痛的七言古诗。通过对边疆风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哀愁和感慨。 首先,诗中通过对长亭的徘徊、关河的千里、旧营和新冢的对比、黄云与绿野的愁无际、寒城与江南的牢落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战乱的影响。同时,诗人也通过“独上寒城正愁绝,戍鼙惊起雁行行”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虑。 其次,诗中通过对隋堤风物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战乱的痕迹。诗人通过拾得金镞、鸟衔芦花等细节,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诗人也通过秋声、野色、寒城、戍鼙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诗中通过对子山词赋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人通过“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等诗句,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悲伤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乱和诗人内心悲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时局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亭一望一徘徊,千里关河百战来。
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
霜凋绿野愁无际,烧接黄云惨不开。
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词赋莫兴哀。
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
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
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
独上寒城正愁绝,戍鼙惊起雁行行。
铁马云旗梦渺茫,东来无处不堪伤。
风吹白草人行少,月落空城鬼啸长。
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
曾为塞北闲游客,辽水天山未断肠。

关键词解释

  • 萧索

    读音:xiāo suǒ

    繁体字:蕭索

    英语:bleak and chilly; desolate

    意思:(萧索,萧索)

     1.萧条冷落;凄凉。
      ▶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

  • 纷争

    读音:fēn zhēng

    繁体字:紛爭

    英语:dispute

    意思:(纷争,纷争)
    多所争执;纠纷。
      ▶《宋书•律历志中》:“历数难明,前代通儒多共纷争。”
      ▶宋·苏轼《高

  • 宇宙

    读音:yǔ zhòu

    繁体字:宇宙

    短语:大自然 宇宙空间 自然界 天地 宇 天体

    英语:outer space

    意思:
     1.屋檐和栋梁。
      ▶《淮

  • 一自

    犹言自从。 唐 杜甫 《復愁》诗之五:“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酿箇谎。”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四:“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读音:yī zì

  • 索绝

    读音:suǒ jué

    繁体字:索絕

    意思:(索绝,索绝)
    尽绝。
      ▶《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司马贞索隐:“索训尽,言冠缨尽绝也。
      ▶孔衍《春秋后语》亦作‘冠缨尽

  • 烟光

    引用解释

    亦作“烟光”。 1.云霭雾气。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黄庭坚 《题宗室大年画》诗之一:“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 金 元好问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诗:“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于养志 《不寐》诗:“小苑烟光薄,疏帘月影清。”

    2.指春天的风光。 唐 黄滔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