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姑苏杂咏 香水溪(在吴故宫)》 玉肌羞露谁能见,只有鸳鸯窥半面。

玉肌羞露谁能见,只有鸳鸯窥半面。

意思:肌肤羞露出谁能看见,只有鸳鸯看半面。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姑苏杂咏 香水溪(在吴故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春天池塘中荷花细致入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粉痕凝水春溶溶”,描绘了荷花瓣上凝结的水珠,如同粉色的痕迹一般,在春天的池塘中静静的溶溶荡漾。这一句为读者打开了诗的画卷,读者仿佛可以看到那春意盎然的池塘,荷花含苞待放,水珠凝结在花瓣上,如诗如画。 “暖香流出铜沟宫”,一句中的“暖香”形象地描绘出荷花的香气,仿佛是从铜沟宫中流出的暖流,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 “月明曾照美人浴”,诗人用月明下美人洗澡的场景来描绘荷花的美丽,将荷花的静谧之美与动态之美相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玉肌羞露谁能见,只有鸳鸯窥半面。”这句诗描绘了荷花在月光下如玉的肌肤和害羞的姿态,只有水中的鸳鸯窥见其美丽。这一句将荷花的纯洁和娇羞表现得淋漓尽致。 “绛绡围掩怯新凉”,这句诗描绘了荷花被红色的纱帐围绕,在凉爽的夜晚显得有些胆怯。这一句将荷花的娇羞和柔美表现得十分到位。 “归卧芙蓉池上殿”,最后一句诗人以“卧”字收尾,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不仅仅在于静态的美,更在于它能在任何时候都展现出自己的美丽。这一句将荷花的动态之美和静态之美相结合,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对荷花细致入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粉痕凝水春溶溶,暖香流出铜沟宫。
月明曾照美人浴,影与荷花相向红。
玉肌羞露谁能见,只有鸳鸯窥半面。
绛绡围掩怯新凉,归卧芙蓉池上殿。
空洗铅妆不洗妖,坐倾人国几良宵。
骊山更有汤泉在,千古愁魂一种销。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鸳鸯

    读音:yuān yāng

    繁体字:鴛鴦

    短语:鸾凤 比翼鸟

    英语:mandarin duck

    意思:(鸳鸯,鸳鸯)

     1.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

  • 只有

    读音:zhǐ yǒu

    繁体字:衹有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玉肌

    读音:yù jī

    繁体字:玉肌

    意思:
     1.白润的肌肤。
      ▶晋·葛洪《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于白珪,生疮痏于玉肌;讪疵雷同,攻伐独立。”
      ▶唐·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满月》诗:“桂燎熏花果,

  • 半面

    读音:bàn miàn

    繁体字:半麵

    英语:demifacet

    意思:
     1.《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奉年二十时,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