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壬子感事四章》 愁来对此频搔首,惭愧新添两鬓霜。

愁来对此频搔首,惭愧新添两鬓霜。

意思:我来回答这频频搔首弄姿,惭愧新添两鬓霜。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壬子感事四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仕途失意,再值故乡沦陷于金人之手,抱负无法施展,而产生的复杂心情的反映。 首联“世渐承明喜欲狂,衣冠重睹汉家装。”直接表达了作者在承明郎署的喜悦之情,重见汉家衣冠,实为亡国后的大幸事,也是乱后重归故里的共同感受。 颔联“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气势雄阔,笔力豪劲。五千貂锦,极言人数之众,装备之精良;百二金瓯,喻宋金力量对比,金虽强,但宋朝能以众击寡,以谋取胜。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也抒发了他的爱国激情。 颈联“青史更无先例在,黄牛贪看异乡忙。”笔力千钧,曲折尽致。作者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发出由衷的赞叹:历史上兴复汉室的伟业,作者今日亲见一半江山已归宋朝,其激动心情非笔墨所能形容;而如此辉煌的业绩却来得如此艰难,这又不能不使人为之感慨涕零。 尾联“愁来对此频搔首,惭愧新添两鬓霜。”“搔首”即抓摸头皮,借以思虑;两鬓白发,喻示作者日夜操劳、愁绪满怀的实际状况;而“新添”二字又表现了无可奈何的辛酸心情。 全诗感情饱满奔放,前六句颇有气概,后两句情绪突变,与前六句不甚谐调;然其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形象,仍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渐承明喜欲狂,衣冠重睹汉家装。
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青史更无先例在,黄牛贪看异乡忙。
愁来对此频搔首,惭愧新添两鬓霜。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搔首

    读音:sāo shǒu

    繁体字:搔首

    英语:scratch one\'s head

    意思: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高适《九

  • 惭愧

    读音:cán kuì

    繁体字:慚愧

    短语:无地自容 问心有愧 愧 惭 羞 耻 自惭形秽

    英语:ashamed

    意思:(惭愧,惭愧)

     1.因有缺点、

  • 鬓霜

    读音:bìn shuāng

    繁体字:鬢霜

    意思:(鬓霜,鬓霜)
    形容鬓髮斑白如霜。
      ▶宋·梅尧臣《依韵和诚之淮上相遇》:“形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着寒蓬。”
      ▶清·查慎行《秋感》诗:“几见白头翁,鬓霜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