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洞庭春色/沁园春》 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

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

意思:节序驱赶人们不理解,道岁岁年年都一样。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洞庭春色/沁园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花帽檐行,宝钗梁畔,还是上元》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景象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上元佳节人们欢庆的场景,以及诗人对这种节日气氛的深深喜爱。 首句“花帽檐行,宝钗梁畔,还是上元”点明了诗的主题——元宵佳节。诗人描绘了人们在花帽檐下行走,宝钗梁畔嬉戏的场景,这无疑是对元宵节的生动描绘。而“还是上元”则暗示了这是又一个元宵节的到来。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绿,当时皓月,此夕仍圆。”这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元宵节的永恒。“芳草”和“皓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又绿”和“仍圆”则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永恒。 “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时间的忽视,他们不明白季节的驱使,每年都是一样的。这反映了人们对于节日的重视和对于时间的无知。 “看承处,有烛龙照夜,铁凤连天。”这句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灯火辉煌。“烛龙照夜”和“铁凤连天”都是对灯火辉煌的生动描绘。 “东风不知倦客,又吹向楼阁山巅。”这句诗描绘了东风的吹拂,它把春风吹向楼阁山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元宵节的热闹。 “任管弦闹处,诗豪得志,绮罗香里,侠少当权。”这句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无论是吟诗作赋的文人墨客,还是英勇豪迈的侠少都能够在元宵节的绮罗香里得志。 最后,“客与溪翁无一事,但随俗簪花含笑看。”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元宵节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是客人还是溪边的老翁,他们都没有任何事情可做,只是随着习俗,带着笑容去簪花观赏。这表达了诗人对元宵节的深深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佳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欢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节日气氛的深深喜爱。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永恒,以及对节日的重视。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帽檐行,宝钗梁畔,还是上元。
看去年芳草,如今又绿,当时皓月,此夕仍圆。
节序驱人人不解,道岁岁年年都一般。
看承处,有烛龙照夜,铁凤连天。
东风不知倦客,又吹向楼阁山巅。
任管弦闹处,诗豪得志,绮罗香里,侠少当权。
客与溪翁无一事,但随俗簪花含笑看。
无限意,更醉骑花影,饱看丰年。

关键词解释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节序

    读音:jié xù

    繁体字:節序

    意思:(节序,节序)
    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南朝·梁·江淹《谢僕射游览》诗:“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时菊耀巖阿,云霞冠秋岭。”
      ▶唐·骆宾王《畴昔篇》:“江南节

  • 解道

    读音:jiě dào

    繁体字:解道

    意思:
     1.懂得;知道。
      ▶唐·张籍《凉州词》:“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宋·陈师道《老柏》诗之二:“解道庭前柏,何曾识赵州。”
      ▶清·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