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怀呈景仁》 消摇愧簪绂,梦想怀林丘。

消摇愧簪绂,梦想怀林丘。

意思:消摇惭愧簪丝带,梦想有林丘。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秋怀呈景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于年华老去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草木正蕃庑,孰知天地秋。”描绘了草木茂盛的景象,以此来反衬出秋天的气息。诗人通过描绘草木的状态,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况兹宿雨余,景气益和柔。”描绘了雨后的景色,通过“宿雨余”和“景气益和柔”等词语,传达出秋天清朗、宁静的氛围。 然后,“消摇愧簪绂,梦想怀林丘。”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愧疚和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愧”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官场的不满和无奈,而“怀林丘”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之后,“兹志久未果,素发今已稠。”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志向未能实现,而现在已经白发苍苍。这里的“素发已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老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年华逝去的感慨。 最后,“仰视白日光,浩荡浮云流。安得黄秸羽,陵风千里游。”描绘了诗人仰望天空,看到浮云流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想要像黄鹤一样飞翔在千里天空的愿望。这里的“陵风千里游”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受束缚的心灵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于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通过“愧簪绂”和“怀林丘”等词语,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感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木正蕃庑,孰知天地秋。
况兹宿雨余,景气益和柔。
消摇愧簪绂,梦想怀林丘。
兹志久未果,素发今已稠。
仰视白日光,浩荡浮云流。
安得黄秸羽,陵风千里游。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梦想

    读音:mèng xiǎng

    繁体字:夢想

    短语:希 想望 祈 盼 要 巴望 欲 想 期 期望 愿意 祷 企 但愿 巴 幸 期待 企望 望 妄图 瞩望 指望 希望 盼望 冀 仰望

  • 消摇

    读音:xiāo yáo

    繁体字:消搖

    意思:(消摇,消摇)
    逍遥。悠闲自得貌。消,通“逍”。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消摇乎襄羊,降集乎

  • 林丘

    读音:lín qiū

    繁体字:林丘

    意思:亦作“林坵”。亦作“林邱”。
     
     1.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宋·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元·萨都剌《次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