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仰山遮里别无禅道佛法,只有一口吹毛利剑凛凛如霜。

仰山遮里别无禅道佛法,只有一口吹毛利剑凛凛如霜。

意思:仰山遮里没有别的禅道佛法,只有一口吹毛利剑戒惧如霜。

出自作者[宋]释祖钦的《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眼空东鲁,口吸西江》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禅意生活。诗中不仅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也揭示了一种追求精神超越,追求内在净化的生活态度。 首句“眼空东鲁,口吸西江”形象地描绘了禅师的气度和视野。这里的“眼空”并非指目空一切,而是指禅师心胸开阔,视野深远,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和限制。而“口吸西江”则象征着禅师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他以开放的态度接纳一切,如同吸纳西江之水,包容而富有活力。 接下来的“机锋峻捷,不让老庞”则描绘了禅师的智慧和机敏。机锋是禅师在对话中使用的技巧,用以引导他人进入禅的境界。这里的“峻捷”表示禅师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而“不让老庞”则显示了他的智慧和决断力并不逊色于老庞,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精神力量和智慧。 “仰山遮里别无禅道佛法,只有一口吹毛利剑凛凛如霜。”这句诗描绘了禅师的独特风格和影响力。仰山是禅师所在的地方,遮里则是指禅师所在的场所。在这里,禅师没有其他的方式去传授禅道佛法,只有以吹毛利剑般的锐利言辞和凛冽的气质去影响他人,去帮助他人去除内心的病痛,换骨洗肠。 最后,“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这句诗描绘了禅师对江南的深深怀念,那里有他曾经的回忆,有他追求的精神净化的地方。在江南的三月里,鹧鸪啼叫,百花盛开,这是他心中最美的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位追求精神超越,追求内在净化的禅师形象。他以峻捷的机锋,凛冽的言辞和锐利的目光去影响他人,去帮助他人去除内心的病痛,换骨洗肠。同时,他也深深地怀念着那个让他精神得到净化的地方——江南的三月。这首诗充满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读来令人深受启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眼空东鲁,口吸西江。
机锋峻捷,不让老庞。
仰山遮里别无禅道佛法,只有一口吹毛利剑凛凛如霜。
要为人剪除笔病,换骨洗肠。
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关键词解释

  • 仰山

    读音:yǎng shān

    繁体字:仰山

    意思:山名。在今江西·宜春南。
      ▶唐属袁州。佛教禅宗沩仰宗始祖之一的唐高僧慧寂曾修行于此,并以此为号。
      ▶唐·韩愈《袁州祭神文》之三:“袁州刺史韩愈,谨以少牢之奠,祭于仰

  • 凛凛

    读音:lǐn lǐn

    繁体字:凜凜

    短语:冰天雪地 刺骨 严寒 料峭 干冷

    英语:cold

    意思:(凛凛,凛凛)

     1.寒冷。
      ▶《古诗十九

  • 一口

    读音:yī kǒu

    繁体字:一口

    英语:readily

    意思:
     1.一人。
      ▶《汉书•王莽传下》:“又一切调上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天下愈愁。”
      ▶《后汉

  • 遮里

    读音:zhē lǐ

    繁体字:遮裏

    意思:(遮里,遮里)
    这里。
      ▶宋·王明清《挥麈余录》卷二:“张太尉冷笑:我别有道理,待我遮里兵才动,先使人将文字去与番人,万一支吾不前,交番人发人马助我。”
      ▶宋徐梦

  • 禅道

    读音:chán dào

    繁体字:禪道

    意思:(禅道,禅道)
    僧侣所修之道。亦特指禅定之道。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解释:1.僧侣所

  • 佛法

    读音:fó fǎ

    繁体字:佛法

    短语:福音 教义

    英语:power of Buddha

    意思:
     1.佛教教义。
      ▶《晋书•武帝纪》:“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

  • 只有

    读音:zhǐ yǒu

    繁体字:衹有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吹毛

    读音:chuī máo

    繁体字:吹毛

    意思:
     1.比喻事情易为,不费大力气。
      ▶《韩非子•内储说下》:“去仲尼犹吹毛耳。”
      ▶唐·司空图《成均讽》:“龟山远蔽,迷津则原类吹毛;《鱼藻》陈规,式宴则唯思

  • 利剑

    读音:lì jiàn

    繁体字:利劍

    英语:sharp sword

    意思:(利剑,利剑)
    锋利的剑。
      ▶《公羊传•宣公六年》:“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