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园无异辙,祗馆有同跻。
意思:庵园没有不同车道,抵馆有同登。
出自作者[南北朝]王融的《法乐辞 其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舂山玉所府,檀林芳所栖》,是一首描绘山林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诗。它通过描绘舂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在山中居住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赞美。
首两句“舂山玉所府,檀林芳所栖”,通过描绘舂山的美玉和檀林的芳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林画卷。这两句诗以富有象征性的意象,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接下来的四句,“引火归炎燧,挹水自清堤。庵园无异辙,祗馆有同跻”,进一步描述了山林中的生活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引火归炎燧,挹水自清堤,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细节,如取火、取水等日常活动,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庵园无异辙,祗馆有同跻,则表达了人们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最后两句“比肩非今古,接武岂燕齐”,进一步强调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平等。比肩非今古,接武岂燕齐,表达了人们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没有古今之分,没有地域之别,只有真诚的友谊和互相的帮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它以轻松愉快的笔调,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平等互助的理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