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赠韩判官绅卿》 独怪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更乘舟。

独怪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更乘舟。

意思:只怪王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改乘舟。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戏赠韩判官绅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作者自己晚年生活安排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首联“少寻道士居嵩岭,晚事高僧住沃洲。”描绘了作者早年居住在嵩岭,晚年又居住在沃洲,与高僧一起度过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水和佛教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颔联“齿发未知何处老,身名且被外人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颈联“欲随山水居茅洞,已有田园在虎丘。”描绘了作者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尾联“独怪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更乘舟。”用典,表达了作者不愿为世俗名利所累的决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晚年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寻道士居嵩岭,晚事高僧住沃洲。
齿发未知何处老,身名且被外人愁。
欲随山水居茅洞,已有田园在虎丘。
独怪子猷缘掌马,雪时不肯更乘舟。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不肯

    读音:bù kěn

    繁体字:不肯

    英语:be unwilling to

    意思:不同意;不接受。
      ▶《谷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

  • 子猷

    读音:zǐ yóu

    繁体字:子猷

    意思:晋·王徽之的字。
      ▶王羲之之子。性爱竹,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居会稽时,雪夜泛舟剡溪,访戴逵,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见南朝·宋·刘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