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渡胥口》 古来此地快蓬心,天绕明湖日照临。

古来此地快蓬心,天绕明湖日照临。

意思:自古以来这里快蓬心,第二天绕湖太阳照耀。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再渡胥口》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古来此地快蓬心,天绕明湖日照临。”,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之情。作者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雁云平时隐现,两山波动对浮沉。”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湖面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作者将湖面比作一幅流动的画,一雁时隐时现,两山相映成趣,生动地表现了湖面的美丽和动态。 “衰髯都共荻花老,醉面不如枫叶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深厚感情。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的胡子也和这里的荻花一样变老了,而他的脸庞也被枫叶的颜色染得更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最后,“罾户钓徒来问讯:去年盟在肯重寻。”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朋友的思念之情。作者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现在他们已经离开了这里,作者非常想念他们,希望再次和他们重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表达对这里的深厚感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的友情和情感世界。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美感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来此地快蓬心,天绕明湖日照临。
一雁云平时隐现,两山波动对浮沉。
衰髯都共荻花老,醉面不如枫叶深。
罾户钓徒来问讯:去年盟在肯重寻。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蓬心

    读音:péng xīn

    繁体字:蓬心

    意思:《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成玄英疏:“蓬,草名。拳曲不直也……言惠生既有蓬心,未能直达玄理。”比喻知识浅薄,不能

  • 明湖

    读音:míng hú

    繁体字:明湖

    意思:
     1.明凈的湖水。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2.明·圣湖的简称。
      ▶杭州·西湖的别名。<

  • 古来

    读音:gǔ lái

    繁体字:古來

    英语:old-time

    意思:(古来,古来)
    自古以来。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古来此娱,书籍未见。”
      ▶唐·王翰《

  • 此地

    读音:cǐ dì

    繁体字:此地

    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燕丹,壮士髮冲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抗战十

  • 照临

    引用解释

    1.照射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汉 焦赣 《易林·巽之井》:“昊天白日,照临我国。” 冰心 《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

    2.从上面照察。比喻察理。《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郑玄 笺:“照临下土,喻王者当察理天下之事也。” 唐 杜甫 《风疾舟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