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失题》 民国军人皆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

民国军人皆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

意思:百姓国军人都紫袍,为什么不与民分劳?

出自作者[近代]吴佩孚的《失题》

全文创作背景

吴佩孚的《失题》是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创作的。 第一次直奉战争以中国直系军阀的胜利为终结,导致了奉系军阀退出北京,回到了东北。吴佩孚作为直系的将领,在战争胜利后声名大噪,成为了直系的首要人物。然而,尽管他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在政治上却陷入了困境。他对曹锟的贿选行为表示不满,因此拒绝支持曹锟成为大总统。这使得吴佩孚在政治上陷入了孤立,并被迫离开北京。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佩孚创作了《失题》一诗,表达了他的苦闷和彷徨心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民国军人皆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血,红烛烧残万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逢人都道民生苦,苦害生灵是尔曹!
作者介绍 吴佩孚简介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军医杀害)。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maninChina”。

关键词解释

  • 民国

    读音:mín guó

    繁体字:民國

    英语:the Republic of China

    意思:(民国,民国)
    民主国家。亦相对于君主国而言。
      ▶孙中山《民权初步自序》:“何为民国……民之

  • 军人

    读音:jūn rén

    繁体字:軍人

    短语:

    英语:serviceman

    意思:(军人,军人)
    隶属军籍、服兵役的人。
      ▶《管子•霸形》:“使军人城郑南之地,

  • 为何

    读音:wèi hé

    繁体字:為何

    短语:怎 怎么 胡

    英语:wherefore

    意思:(为何,为何)
    I
    是什么。
       ▶《汉书•儒林传•辕固》:“

  • 何不

    读音:hé bù

    繁体字:何不

    英语:why not

    意思:犹言为什么不。表示反问。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孟子•尽心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