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荒村》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意思:那知管理百姓的,不肯报灾伤。

出自作者[明]于谦的《荒村》

全文创作背景

《荒村》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其创作背景是,在宣德九年(1434年)前后,河南、山西两地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导致农村破败,民生凋敝。于谦作为巡抚,奉命视察灾情。他亲自走访了受灾地区,目睹了灾害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在此基础上,他创作了《荒村》这首诗,以生动地描绘荒村的景象,并表达出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作者介绍 于谦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关键词解释

  • 牧民

    读音:mù mín

    繁体字:牧民

    英语:herdsman

    意思:
     1.治民。
      ▶《国语•鲁语上》:“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

  • 不肯

    读音:bù kěn

    繁体字:不肯

    英语:be unwilling to

    意思:不同意;不接受。
      ▶《谷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

  • 灾伤

    读音:zāi shāng

    繁体字:災傷

    意思:(灾伤,灾伤)
    由天灾人祸招致的损害。
      ▶《晏子春秋•谏上八》:“姦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