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意思:鸱夷铁箭都在哪里,眼睛断洪波万回。

出自作者[元]方行的《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咏史的诗,诗人以吴越两国的历史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豪情壮志。 首句“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描绘了吴越两国隔江而治的历史景象,以及江水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色。这里的“怒涛千古响奔雷”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象征着历史的洪流永不停息。 第二句“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是对吴越两国历史人物的评价。子胥是吴国的忠臣,他的死是因为忠诚于国家,而不是因为个人的错误。勾践是越国的君主,他虽然有过辉煌的成就,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真正的霸主。这两句诗揭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英勇的赞美。 第三句“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视。岁月如梭,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去,但是江山却依然壮丽。诗人表示即使自己已经老去,也要再次来到这个壮丽的江山,感受它的魅力。 最后一句“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是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鸱夷和铁箭是古代的武器,它们曾经是吴越两国的象征。诗人通过询问这些武器是否还在,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同时,他也期待着未来的到来,希望能够再次看到洪波万里的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吴越两国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豪情壮志。诗人的语言生动,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关键词解释

  • 洪波

    读音:hóng bō

    繁体字:洪波

    英语:big waves

    意思:
     1.波涛,大波浪。
      ▶《西游记》第二二回:“真个也如飞似箭,不多时,身登彼岸,得脱洪波。”
      ▶郭小川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鸱夷

    读音:chī yí

    繁体字:鴟夷

    英语:leather sack

    意思:(鸱夷,鸱夷)

     1.革囊。
      ▶《战国策•燕策二》:“昔者五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

  • 在目

    读音:zài mù

    繁体字:在目

    意思: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