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碧藓亭》 潇洒阑干碧玉丛,频来游赏似儿童。

潇洒阑干碧玉丛,频来游赏似儿童。

意思:潇洒栏杆碧玉丛,多次前来观赏像儿童。

出自作者[宋]陈舜俞的《题碧藓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漫步在碧玉丛中的景象,以及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潇洒阑干碧玉丛”描绘了诗人的潇洒姿态和碧玉丛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自然的恩赐,表现出一种闲适和愉悦的心情。 “频来游赏似儿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频繁游赏的乐趣,就像一个孩子一样。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人比作儿童,表现出他的天真和无拘无束。 “萦回修竹撩清影,刻画新诗绕翠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周围的环境和活动。修竹萦回,清影摇曳,表现出环境的幽静和美丽。而诗人则正在刻画新诗,表达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十载雪霜林色改,几翻风月酒尊空”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十年的时间让树林改变了颜色,风月之事也让诗人的酒樽空了,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 最后,“子猷老去心尝在,终拟为邻作醉翁”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尽管诗人已经老了,但他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最终决定为邻作醉翁,与自然和生活更加亲近。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时间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潇洒阑干碧玉丛,频来游赏似儿童。
萦回修竹撩清影,刻画新诗绕翠筒。
十载雪霜林色改,几翻风月酒尊空。
子猷老去心尝在,终拟为邻作醉翁。

关键词解释

  • 游赏

    读音:yóu shǎng

    繁体字:游賞

    英语:enjoy the sights

    意思:(游赏,游赏)
    游玩观赏。
      ▶《晋书•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碧玉

    读音:bì yù

    繁体字:碧玉

    短语:翡翠 祖母绿 刚玉 黄玉 硬玉

    英语:jasper

    意思:
     1.矿物名。含铁的石英石,呈红色、褐色或绿色。可作装饰品。也称

  • 潇洒

    读音:xiāo sǎ

    繁体字:瀟灑

    短语:绘声绘色 活泼 活 有声有色 呼之欲出 有血有肉 声泪俱下 飘洒

    英语:pizazz

    意思:(参见潇洒,潇洒)

  • 儿童

    读音:ér tóng

    繁体字:兒童

    短语:稚子 幼儿 孩子 小子 小儿 孺 竖子 孩 囡 报童 小孩子 小 小孩 童 娃娃 幼 小家伙 童子

    英语:child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