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巴河至蕲阳口道中得二诗示仲达与秬同赋》 自惭老病心儿女,三日离家已念还。

自惭老病心儿女,三日离家已念还。

意思:自惭愧心女人年老有病,第三天离开家已经想到回。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自巴河至蕲阳口道中得二诗示仲达与秬同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落月娟娟堕半环,呕哑鸣橹转荒湾。》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通过对月色、船橹声音、江水、春夏风浪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落月娟娟堕半环”描绘了月色下的江景,月亮渐渐落下,留下半环的月影,给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感觉。这句诗以景起兴,为后面的内容铺垫了情感基调。 “呕哑鸣橹转荒湾”则进一步描绘了船橹在江湾中转动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尤为突出,给人一种旅途中的生动感和真实感。 接下来,“东南地缺天连水,春夏风高浪卷山。”两句诗描绘了东南地区的景象,大地缺了一块,天空与江水相连,春夏季节风高浪卷,景象壮观。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作者旅途中的见闻,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旅食每愁村市散,近秋已觉暑衣单。”两句诗描述了旅途中的饮食和天气情况,因为旅途时间较长,所以作者每每担忧市集散了就没有东西吃,近秋时节已经觉得暑气渐退,衣物也变得单薄了。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自惭老病心儿女,三日离家已念还。”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体弱、思念家乡的情感,虽然离家已经三日,但心中却时刻念着回家。这两句诗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旅途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年老体弱、思念家乡的情感。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旅途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月娟娟堕半环,呕哑鸣橹转荒湾。
东南地缺天连水,春夏风高浪卷山。
旅食每愁村市散,近秋已觉暑衣单。
自惭老病心儿女,三日离家已念还。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老病

    读音:lǎo bìng

    繁体字:老病

    英语:chronic illness; old trouble

    意思:
     1.年老多病。
      ▶《汉书•韦贤传》:“时贤七十余,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

  • 自惭

    读音:zì cán

    繁体字:自慚

    意思:(自惭,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唐·白居易《初罢中书舍人》诗:“自惭拙宦叨清贯,还有痴心怕

  • 三日

    读音:sān rì

    繁体字:三日

    意思:
     1.三天。
      ▶《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