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严郑公故宅》 蜀山突兀接青天,郑公故宅城相连。

蜀山突兀接青天,郑公故宅城相连。

意思:蜀山突兀接青天,郑先生故居城相连。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严郑公故宅》

全文创作背景

《严郑公故宅》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有关。首先,这里的“严郑公”指的是杜甫的朋友严武,他因为军功被封为郑国公。杜甫曾写过一首《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表达了他对严武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漂泊转徙、老病缠身的感慨。 汪元量的《严郑公故宅》则是在凭吊严武故宅时创作的。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同时也可能借古讽今,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隐晦的批评。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汪元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历史的思考有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蜀山突兀接青天,郑公故宅城相连。
深深古木哀黄鸟,漠漠荒烟哭杜鹃。
舞罢遗钿流水外,战余折戟落花前。
将军好武通文墨,割据操心未必然。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蜀山

    读音:shǔ shān

    繁体字:蜀山

    意思:蜀地山岳的泛称。
      ▶唐·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唐·温庭筠《锦城曲》:“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元·雅琥《

  • 故宅

    读音:gù zhái

    繁体字:故宅

    英语:former residence

    意思:旧宅;旧居。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臺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
      ▶唐·杜甫

  • 突兀

    读音:tū wù

    繁体字:突兀

    英语:lofty; towering (高耸)

    意思:
     1.亦作“突杌”、“突屼”。高耸貌。
      ▶《文选•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杌孤游。”<

  • 相连

    读音:xiāng lián

    繁体字:相連

    短语:无休止 绵绵 络绎不绝 连发 缕缕 连 迭起 相接 随地 不已 不止 娓娓 连连 穿梭 不迭 无间 不休 无穷的 持续

    英语:li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