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晚望嵩亭有怀》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意思:青蝉逐渐沿着幽丛呐喊,白鸟时穿过返照飞。

出自作者[唐]罗邺的《夏晚望嵩亭有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湖上亭高对翠微的景色中,对云水、白鸟、青蝉等自然景物的欣赏和感慨。 首句“正怜云水与心违”,表达了诗人对云水和他内心的违和,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而“湖上亭高对翠微”则描绘了湖上的美丽景色,亭子高耸,翠微环绕,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尽日不妨凭槛望”表达了诗人对湖上景色的喜爱,他愿意整天倚着栏杆欣赏美景。然而,“终年未必有家归”则表达了他的无奈和迷茫,他可能长期在外,无法回家,或者即使回家,也并不感到满足。 “青蝉渐傍幽丛噪”和“白鸟时穿返照飞”这两句描绘了湖上的生动景象,蝉在幽静的丛林中鸣叫,白鸟在夕阳中飞翔,这些都为画面增添了生动和活力。 最后,“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迷茫,他在这里欣赏美景,却无法在这里停留,他需要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上亭高对翠微的景色,以及诗人对云水、白鸟、青蝉等自然景物的欣赏,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迷茫和无奈。这首诗的文字优美,画面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青蝉

    读音:qīng chán

    繁体字:青蟬

    意思:(青蝉,青蝉)
    蝉的一种。色绿而小。
      ▶唐·高适《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唐·李贺《南园》诗之三:“竹里缲丝挑网车,

  • 返照

    读音:fǎn zhào

    繁体字:返照

    英语:reflection (反照)

    意思:(参见返炤)
    亦作“返炤”。
     
     1.夕阳,落日。
      ▶唐·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 白鸟

    读音:bái niǎo

    繁体字:白鳥

    英语:Shirotori

    意思:(白鸟,白鸟)

     1.白羽的鸟。鹤、鹭之类。
      ▶《诗•大雅•灵臺》:“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