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东山》 梅岭笙歌上高处,孤猿幽鸟减清音。

梅岭笙歌上高处,孤猿幽鸟减清音。

意思:梅岭笙歌上高的地方,我猿幽鸟减少清脆的声音。

出自作者[宋]丁谓的《游东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数峰回抱隔烟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烟林深处幽静山寺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数峰回抱隔烟林,一簇招提十里深。”诗人以烟林、山峰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隔林相望的数峰图。颔联“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阴。”表达了诗人应该步行在石径上,享受松阴下的宁静,而不是大声呵喝进入松阴中打破这份宁静。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视和喜爱。 颈联“遥分画手援毫意,暗起诗人得句心。”描绘出了一种艺术与诗意的交融。诗人仿佛看到了画家在挥毫作画,而自己也在诗意的启发下有所感悟。这一联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意境,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山林的幽静和诗人的沉醉。 尾联“梅岭笙歌上高处,孤猿幽鸟减清音。”诗人用“梅岭笙歌”来形容山寺的歌声,用“孤猿幽鸟减清音”来描绘鸟鸣声的减弱,进一步表现出山林的宁静和诗人的沉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数峰回抱隔烟林,一簇招提十里深。
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阴。
遥分画手援毫意,暗起诗人得句心。
梅岭笙歌上高处,孤猿幽鸟减清音。
作者介绍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关键词解释

  • 梅岭

    读音:méi lǐng

    繁体字:梅嶺

    英语:Meiling Hill

    意思:(梅岭,梅岭)

     1.山名。即大庾岭。五岭之一。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
      ▶唐·

  • 清音

    读音:qīng yīn

    繁体字:清音

    短语:基音 主音 喉音 中音 双唇音 舌音 半音 唇音 谐音 译音 高音 杂音 复音 边音 读音 滑音 重音 鼻音 嗓音 颤音 响音 低音 尖音 泛音

  • 笙歌

    读音:shēng gē

    繁体字:笙歌

    英语:playing and singing

    意思:
     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