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下曲》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意思:登高望衰草,感叹为什么穷。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塞下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的诗篇,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描绘了日落时分五原塞外的景象,荒凉寂静,亭堠空无一人。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萧瑟的基调,为后面的描述提供了背景。 “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是对汉家军队讨伐狂妄的胡虏的描述,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汉家军队的赞扬,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规模和范围。 “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是对过去和现在战争的连续性的描述,体现出战争的频繁和无情。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是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土地被战争夺走,人民被战争迫害,却只为了取得所谓的功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是诗人的感慨,他登上高处,望着满地的衰草,心中无限感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战争的反思,提醒人们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呼吁人们追求和平,珍惜生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
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
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衰草

    读音:shuāi cǎo

    繁体字:衰草

    意思:枯草。
      ▶南朝·梁·沈约《岁暮愍衰草》诗:“愍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迳中,寒荄不可识。”
      ▶宋·陆游《秋晚思梁益旧游》诗:“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 登高

    读音:dēng gāo

    繁体字:登高

    短语:

    英语:uphill

    意思:
     1.升至高处。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感叹

    读音:gǎn tàn

    繁体字:感嘆

    短语:慨然

    英语:to sigh (with feeling)

    意思:(参见感叹,感叹)

    近义词:

  • 何穷

    读音:hé qióng

    繁体字:何窮

    意思:(何穷,何穷)
    无穷,无数。
      ▶唐·杜牧《柳》诗:“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唐·李郢《鹅儿》:“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