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惠州押监》 一声鸣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一声鸣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意思:一声鸣雁破江流,万叶梧桐卷露银。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送惠州押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独自漂泊,与友人离别的哀伤情感。首句“一声鸣雁破江云”以雁鸣破云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清空高远,也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怅惘。次句“万叶梧桐卷露银”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梧桐叶落,露珠滚滚,银色一片,营造出一种冷清、落寞的氛围。最后两句“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自己已然漂泊无依,更何况在秋晚之际送别友人,离别之痛,倍感凄凉。整首诗意境深远,言辞婉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自身漂泊生涯的无奈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声鸣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鸣雁

    读音:míng yàn

    繁体字:鳴雁

    意思:(鸣雁,鸣雁)

     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毛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